中新网江西庐山9月14日电(卢梦梦 夏雪星 胡晓山)“有了这个政策,大家的旅行成本会小很多,可以在庐山参观更多的景点,极大地方便我们开展研学活动。”在江西庐山景区,正在开展研学的武汉科技大学大三学生肖扬说。
图为江西庐山景区。 胡晓山摄
肖扬口中提到的政策正是庐山景区首次实行的“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据统计,今年6至8月份,庐山景区共计接待游客超306万人次,平均日接待游客量达3.65万人次。
为进一步丰富文旅消费,庐山市持续深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改革,自今年年初推出每年3月为庐山景区“免票开放月”外,日前又决定自9月1日起,实施庐山景区“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
图为江西庐山景区。 胡晓山 摄
庐山景区将环山碧龙潭等10个景区一体纳入庐山风景名胜区门票,游客购买庐山核心景区(5A级景区)门票,7日内可一票畅游,突破过去庐山门票仅当日有效、仅游览海拔800米以上核心景区的限制。“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通过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开发庐山多日旅游线路,满足游客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的需求体验。
“我现在买了门票可以去更多的景点游玩,不会像之前那样有票中票的情况,相信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领略庐山的大美风光。”来自广东的游客罗可茵说。(完)
中新社吉林梅河口9月14日电 题:小铁锤砸出大市场 吉林松子热销海外
“世界上有松子的地方,就少不了梅河口人的身影。”54岁的梅河口市乔纳森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鄂守海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梅河口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麓,不通江不达海,但通过深耕松子加工贸易,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松子仁加工集散中心,占全球松子市场六成以上的份额。
9月13日,梅河口松子加工企业工人在晾晒松子。 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每年8月末到次年4月,是梅河口的“松子季”,鄂守海和同行们将俄罗斯、蒙古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及中国各地的松子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加工后通过中欧班列等方式销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年前,梅河口人偶然得知国际市场对松子产品的需求,便试着在长白山区收购松子,脱壳、烘干后出口。当时还没有工厂,订单都是一家一户用小铁锤砸出来的。
鄂守海至今仍记得一家七口人砸松子的情景。地上、坑上铺满松子,满屋醇香,但大家不舍得吃。他年纪最小,总在砰砰声里进入梦乡。

随着原料需求的扩大,梅河口人开始到世界各地采收。20世纪90年代,鄂守海做起了松子加工出口生意,只身赴英国和俄罗斯开拓市场。“公司名字都是英国人起的,据说这是英国最常见的名字。”现在,他的产品行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可达2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
9月13日,梅河口松子加工企业工人给色选机填装松子。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如今,梅河口早就没有了小铁锤的砰砰声,取而代之的是机器的轰隆声。在吉林弘越食品有限公司的松子加工厂,几十台机器同时运转,脱壳、去污、烘干、色选全流程自动化。
该松子加工厂厂长洪涛介绍,过去松子有“五年大收,三年小收”之说,但现在技术更先进了,产量逐年稳步提升,所以每到秋天工厂都开足马力,忙得团团转。
梅河口市松籽协会秘书长高光伟介绍,目前,梅河口年松子加工能力最高可达15万吨,年产值近70亿元。为做大做强产业,一些企业还到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建立工厂,对原料进行初加工。
高光伟认为,目前,梅河口松子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各国对松子需求量还在不断增长,但松子深加工技术欠缺和松子产品品牌建设滞后。
不过,高光伟感到欣慰的是,梅河口第二代创业者正逐步接力父辈,开始有意识地改变现状。比如,鄂守海的女儿就在上海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鄂守海说。(完)